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
首页 >  资讯 >  >  正文

Eustress/良性压力 焦点要闻

2023-04-07 14:02:56来源:参考消息


(资料图)

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香港雅虎财经频道网站3月29日的一则新闻引人注目:《与工作有关的压力(work-related stress)每年让英国经济损失280亿英镑》。这笔账是怎么算的?报告援引了安盛(英国)保险公司等方面的数据,发现英国劳动者由于压力太大(stressed out)和职场倦怠(burned out)而请病假的总天数,高达每年2330万个工作日。

不光是英国,似乎全人类都在抱怨“压力山大”。我们对distress(焦虑/恶性压力)的痛恨不应造成对压力(stress)的全盘否定。耶基斯-多德森法则(Yerkes-Dodson law)就以一个倒U形曲线揭示了压力与工作表现之间的经验关系(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performance):适度的压力能使业绩达到巅峰状态,但压力过大/过小都对应着工作效率降低。

更何况除了distress,压力家族还有eustress(良性压力)。维基百科介绍说,这个词由内分泌学家汉斯·谢耶于1976年提出,前缀eu-源自希腊语,具有“优秀、好”等含义。这个词被定义为“对压力积极的认知反应,这种反应是健康的,会给人带来成就感或其他积极感受”。

会带来良性压力的例子包括:开始新的锻炼或健康食谱、参加体育比赛、为升职而努力工作、开始第一次约会、准备期末考试等等。

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莉萨·史密斯说,这些压力源(stressor)能让我们走出舒适区,是自信和自尊的打造者(confidence and self-esteem builders),教我们如何更具有协作精神和更有创造性地工作。它们既能反映我们固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,也让我们在未来面对挑战时不那么恐惧。

史密斯认为,压力人人有,然而,是从压力源旁逃走,还是将其为我所用(to run from our stressors or use them to our benefit),则取决于我们自己。

也许我们不应该追求无压力人生(stress-free life),而应思考以何种心态面对压力,才能减少distress,增加eustress。在这一点上,网球名将拉斐尔·纳达尔最近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带来启示。当时他被问及一处伤痛是否会终结他的运动生涯时,纳达尔说:“我不是受伤了;我是一直带着伤病的球员(I am not injured; I am a player living with an injury)。”

就像纳达尔一样,我们可以承认令人不快的挑战的存在,同时利用各种资源、经验和意志力来克服它们。

正如史密斯所说,压力不会消失,但限制其负面影响的秘诀是“欣然接受它,并用它来改进我们的生活(to embrace it and use it to help improve our lives)”。(朱丽)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[ 相关新闻 ]